GithubHelp home page GithubHelp logo

translation-note's Introduction

技术翻译小站

我是一名程序员,业余时间喜欢翻译一些英文技术资料(文章、博客、书籍和手册),目前在伯乐在线翻译频道做技术文章校对。联系我

这里包括技术翻译小贴士、翻译技巧、注意事项搜集总结。所有内容来自网络,欢迎分享。

英译汉常见错误

错别字

拼音输入法时,经常会出现别字。

标点符号:

  • 中文文章,不能用英文标点;
  • 并列成分,请用顿号;> 例子:And they can be any property, such as alpha, X/Y (even Z in Android L+), scale, rotation etc. 他们可以使任何属性,如透明度,X轴/Y轴(甚至是Z轴在Android L+)变换,缩放,旋转等。

参考:它们可以是任何属性,比如透明度、X轴/Y轴(甚至是Android L+中的Z轴)变换、缩放、旋转等。

  • 书名号。英文中引用其他文章标题,是用_斜体_。汉化时,应该补上书名号《》,并且取消斜体。

{的、地、得}不分;

  • 修饰限制 + “的” + 名词。例:勤劳的小蜜蜂
  • 修饰限制 + “地” + 动词。例:努力地工作。(此时也可以省略“地”字 → 努力工作)
  • 动词/形容词 +“得”+补充说明。例:{起得早 、睡得晚、漂亮得很、急得要命}

或者:

  • “的”后面是名词
  • “地”后面是动词
  • “得”后面是形容。

机械翻译

比如:看到 great 就机械翻成“伟大”。如果 great 不是修饰人,千万不能随便翻成“伟大”。

“的”的不停

例子:Regularly working late also might be a sign that you’re not managing your time well. 经常性的加班到深夜也可能是你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时间的一个表现。

参考1:经常加班到深夜,也可能是你没有规划好时间的表现。

参考2:经常加班,或许说明你不善于规划时间。(一个“的”字都没有了)

无意义“的”字都可以删掉。

可省略翻译的人称代词、不定冠词

另外,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,英文常出现的** “you/your, we/us ”** 这类人称代词,还有不定冠词「a/an」,其实是可以省略不翻。翻了反而凸显译文腔。看下面需要改进的例子:

例1:首先把你的事件传送给你的事件处理线程(通常是你的‘主’线程),然后在你的事件处理线程生成的网络层库的调用里处理你的事件,必要时调用你的应用级回调。(注解:这么多“你的”,已经不是『人话』了)

例2:这是「一名」网络开发者所能犯的最讨厌的错误之一

断句问题

英文喜欢摆弄长句,中文多短句,所以不能照着英文标点来断句。遇到长句,需要额外加标点断句拆分。

例子:“if you know you’re going to want to switch to it straight away you can do it in one command | 如果你想切换到该分支最直接的方式是使用这样一条命令” 这类状语从句,必须断句。

参考:如果你想切换到该分支,最直接的方式是用(下面)这样一条命令。

术语翻译

例子:Use Package Restore 翻成 “使用包恢复”

原文中“Package Restore”已经大写,已表明它是术语。

**如果某个软件,或 API 文档并没有官方汉化版,其中包含的术语,不应该翻译。**翻了反而莫名其妙,读者看后头大。

“被”字句

英文喜欢被动,但中文多主动。

① 除了“被”之外,还有“让”“给”“遭”“叫”“为……所……”“受”等可以表示被动。所以可以把“被”字句转成其他词语。

例子1:By demonstrating that you’re eager to expand your core abilities, you make yourself more likely to be considered when a chance for advancement arises. 通过证明你热衷于扩充核心技能,当升职机会到来的时候,你更有可能被考虑。

参考:通过展示你热衷扩充核心技能,当升职机会到来之时,你更有可能受到青睐。

② 转换主语

例子2:他们正在被诸如谷歌、微软以及**搜索巨头百度这样的公司大规模地部署

参考:诸如谷歌、微软以及**搜索巨头百度此类公司正大规模部署。

翻译小贴士

技术词汇翻译基本原则和惯例

*内容来自网络,忘记出处了。*
  1. 原则上能翻译的都要翻译,缩写词(CSS、XML、JSP、EJB等)、约定俗成已经广泛以英文为主的(applet比较典型)、没有通译的专有名词、代码元素(各种包名/类名/方法名/字段名/属性名)除外。Java环境中不译的主要有:Bean、Servlet、Applet等。
  2. 术语的确定,统一比具体环境下的贴切表达更重要。只要是一个含义,通篇最好用一个对应译名,这样更方便读者。同一个CSS,不要一会儿CSS,一会儿层叠样式表,一会儿级联样式表。
  3. 有国家标准的(主要是国家科技名词术语委员会发布的词汇表,但是数量有限,此外还有各种具体的国家标准,都有相关领域的词汇表)遵守标准。只有极少数例外,比如国标将Email定为电子函件,因为罕见,我们没有采用(但邮电社版权页上还是遵守的,可见社里严谨,也许有些过了,呵呵)。
  4. 没有国家标准的,以约定俗成为主。比较传统的词汇可以参考清华大学章鸿猷先生编的词典,章先生我合作过,比较严谨,而且研究术语多年。但他本身是银行搞大型机的,加之离开一线时间较长,关注面比较广,比较新的词汇就不太可靠了。较新的词汇,可以在几种常见备选中选择,原则是从已有标准或者已有约定俗成译法的相关词汇出发,这样能够形成自洽的体系,方便读者。最后的选择方式,就是比较Google搜索结果数量了。多者为王。
  5. 对于尚无通行译法的术语,第一次出现时,都加注英文。这样就比较稳妥了。

技术词汇

常见技术词汇用独立的Github仓库进行整理。整理方式,

memory 内存 解释 示例

参考文章

Recommend Projects

  • React photo React

    A declarative, efficient, and flexible JavaScript library for building user interfaces.

  • Vue.js photo Vue.js

    🖖 Vue.js is a progressive, incrementally-adoptable JavaScript framework for building UI on the web.

  • Typescript photo Typescript

    TypeScript is a superset of JavaScript that compiles to clean JavaScript output.

  • TensorFlow photo TensorFlow

    An Open Source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Everyone

  • Django photo Django

    The Web framework for perfectionists with deadlines.

  • D3 photo D3

    Bring data to life with SVG, Canvas and HTML. 📊📈🎉

Recommend Topics

  • javascript

    JavaScript (JS) is a lightweight interpre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first-class functions.

  • web

   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web. New door for the world.

  • server

    A server is a program made to process requests and deliver data to clients.

  • Machine learning

    Machine learning is a way of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that allows a piece of software to respond intelligently.

  • Game

   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game, make everyone happy.

Recommend Org

  • Facebook photo Facebook

    We are working to build community through open source technology. NB: members must have two-factor auth.

  • Microsoft photo Microsoft

    Open source projects and samples from Microsoft.

  • Google photo Google

    Google ❤️ Open Source for everyone.

  • D3 photo D3

    Data-Driven Documents codes.